html模版(市長談信用)成都:打造誠信品牌 塑造城市精神


新華社北京8月5日電(記者葉含勇)作為全國首批11個創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之一,成都市近年來誠實、守信、互信之風逐漸形成,“誠信成都”正在成為其新的名片。兩年來,成都在城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進行瞭哪些探索,取得瞭哪些經驗?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傢中心城市,成都在信用體系建設方面還將釋放哪些“大招”?記者日前采訪瞭成都市委常委、副市長謝瑞武。

記者:2015年7月,成都成為全國首批11個創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兩年來,成都在城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方面取得瞭哪些進展?

謝瑞武:為全面推進城市社會用體系建設,創建信用示范城市,成都市在頂層設計、制度保障、平臺共享、披露與應用等方面開展瞭一系列系統性創新實踐,取得瞭階段性成效。

一是不斷健全制度保障。成都市相繼出臺瞭《成都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2015-2020年)》《成都市創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實施意見(2015-2016年)》《成都市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工作方案》《成都市公共信用信息目錄》《成都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暫行辦法》《關於建立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清單制度的通知》等系列文件,不斷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相關制度設計和政策保障。

二是不斷完善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成都市依托政務信息資源共享交換平臺、企業信用信息系統、公民信息管理系統和各部門數據交換機制,初步建成瞭全市統一開放的公共信用信息系統,形成瞭“一網兩微一端”一站式查詢模式,並在國內率先與微信“城市服務”、支付寶“城市服務”板塊對接,實現瞭二維碼掃描、法定代表人關聯、地址導航等功能,增強瞭信用查詢的快捷性、便利性和使用范圍。

截至今年6月,成都市公共信用信息系統已實現50傢市級部門和單位數據歸集報送機制,共歸集全域超過263萬戶法人主體4000餘萬條法人信用記錄、近360萬條自然人信用信息。

三是不斷加強信用信息公示力度。成都市在“成都信用網”設立瞭“紅黑榜”專欄,加大對金融、法院、食藥、質監、工商、稅務等單位掌握的嚴重失信信息、企業異常經營名錄的披露力度。自2009年以來,成都已累計發佈“紅名單”151批次、“黑名單”265批次,披露經營異常名錄企業38711餘戶。對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和中國信託小額信貸嚴重違法企業名單的失信企業,除依法向社會公示外,還建立與行業主管部門、相關職能部門、行業協會間的信息推送等抄告制度。

四是逐步形成“誠信成都”品牌。兩年來,成都市信用體系建設的主體從政府和企業到公民再到整個社會,著力點從加強頂層設計到完善組織架構再到搭建統一平臺、研發信用產品、推廣信用應用,信用體系建設的領域不斷拓寬,內涵不斷豐富,正在成為政府管理的重要手段、企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公民行為的重要準則。隨著誠實、守信、互信之風在全市逐漸形成,“誠信成都”已成為城市的新名片。



記者:成都正在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傢中心城市,加強信用體系建設對城市發展有何重大意義?

謝瑞武: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明確提出,要奮力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傢中心城市。最近召開的成都國傢中心城市產業發展大會明確要求轉變工作方式,創新要素供給,培育產業生態。加強城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在落實這些重大部署中具有重要意義。

一是創新要素供給,培育新型業態。隨著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需求的日益增長,信用服務市場不斷壯大,信用服務產業作為創新要素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將為成都創造和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和產業發展新動能。同時,全市信用水平的提高,將有效降低市場交易成本,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助力國傢中心城市建設。

二是弘揚傳統文化,塑造城市精神。信用法規制度的不斷完善、獎懲機制的不斷健全,宣傳教育的持續開展,必將引導政府部門、司法機構、企業、社會組織以及個人加強對信用的重視,在全社會形成誠實、守信、互信的社會風尚,形成“誠信成都”的品牌,塑造城市精神。

三是轉變政府職能,優化治理方式。通過構建事前信用承諾、事中信用分類監管、事後信用聯合獎懲機制,逐步實現從依靠傳統的行政監管手段向註重運用市場主體信用監管的手段轉變,構建以信用為核心的市場監管體系,以此中國信託小額信貸審核時間促進政府職能轉變,優化社會治理方式。



記者:成都在城市信用體系方面進行瞭哪些探索和創新,取得瞭哪些可復制推廣的經驗?

謝瑞武:一是創新農村信用體系。成都率先在崇州市(縣級市)開展農村信用體系建設試點,通過政府引導、市場主導,有效解決農業融資難、融資貴以及農村金融服務“最後一公裡”的問題。

截至目前,成都市已采集各類涉農信息近20餘萬條,評定信用鎮21個,信用村161個,信用專業合作社20個,信用傢庭農場17個,信用職業經理人18個。今年6月30日上線試運行的“農貸通”平臺,已接入20傢金融機構,累計發放貸款1.88億元。農戶足不出村即可辦理信息采集、融資對接、小額支付、農村電商等多項業務。

二是創新旅遊行業信用體系。成都市依托都江堰市(縣級市)“政府+專業機構”的信用體系建設模式,開展瞭以旅遊供給側改革為著力點的旅遊信用體系建設試點。目前已建設完成成都首個“旅遊行業信用評價標準”,於2016年9月正式上線的“都江堰旅遊信用查詢APP”,成為都江堰市以信用管理提升政務管理的重要工具。

截至今年6月底,該平臺已對都江堰市152傢酒店企中國信託信貸過件率業、955傢餐飲企業進行瞭信用評價,在客戶端展示購物商傢494傢、娛樂商傢118傢、鄉村遊企業445傢、旅行社95傢;完善信用遊景區介紹點位8個、票務站點7個、旅遊線路6條、旅遊主題活動28個。

三是打造創新創業信用服務平臺。針對各類創新創業主體發展中的痛點和迫切需求,成都市全力打造“科創通”科技型企業創新創業信用服務平臺,面向創業團隊、創業企業、創業服務機構、創新創業載體四類主體提供全方位、全流程的專業化服務。同時,通過“撥改投”“撥改貸”“撥改貼”,設立科技創業天使投資引導資金、科技企業債權融資風險補償資金池資金等,撬動社會資金和金融資本支持雙創。

截至目前,“科創通”平臺已聚集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創業團隊)21978傢,雙創載體222傢,雙創導師492位,雙創服務機構636傢。提供科技項目申報服務14871傢次,發放科創券9025萬元,債權融資風險池規模達到38.4億元,實際獲得貸款的企業達到519傢。

四是創新信用評級標準。目前,成都市正積極探索1個公共信用標準加N個行業信用標準的“1+N”信用評價模式。截至目前,已連續3年對獲得房地產行業A級以上誠信企業開展瞭信用跟蹤評級工作,連續2年對傢具行業企業獲得A級以上誠信企業開展瞭信用跟蹤評級工作,對零售商行業企業獲得A級以上誠信企業開展瞭1年信用跟蹤評級工作,有效促進瞭企業誠信建設和行業規范發展。

記者:城市信用體系建設任重道遠,為適應新的歷史發展中國信託信用貸款流程局面,成都接下來還將推出哪些創新探索?

謝瑞武:按照全國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的總體部署,圍繞國傢中心城市建設目標,成都市將在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創新和探索:

一是圍繞要素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信用信息數據資源的開發應用。成都將引入國內外知名信用服務機構開展信用服務業務,支持符合條件的信用服務機構享受西部大開發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逐步形成種類齊全、功能互補、依法經營、有市場公信力的信用服務機構群體;支持社會征信機構依法采集市場交易和政務信息,實現政府公共信用信息與企業相關信用信息互聯互通。

二是圍繞打造現代產業生態鏈生態圈,推動聯合獎懲落地見效。成都將建立企業信用積分體系,企業信用與市場準入和政策優惠緊密掛鉤,對守信企業開通政務服務優先通道,優先享受優惠政策,對失信企業及相關失信人員根據情節輕重依法給予禁止市場進入、取消政策優惠等懲戒。同時,持續完善全市聯合獎懲目錄清單,加快梳理聯合獎懲措施清單,盡快將聯合獎懲嵌入政務審批系統,共同維護市場秩序。


三是圍繞打造西部金融中心工作,推動“大數據+信用”在金融科技創新中探索試點。成都將強化監管協作和“大數據+信用”技術運用,構建支持中小微企業和雙創人員的綜合金融服務平臺,讓誠實守信的市場主體分享誠信帶來的金融服務;構建金融信用信息平臺和金融風險監控預警平臺,有效防范和化解重點領域潛在風險和社會金融風險。

四是圍繞深入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推動信用人才的培育和引進。成都將支持在蓉高等院校設置信用管理專業,開設信用研究方向;引進信用管理專傢充實師資隊伍,與高校共建“大學生實習培訓基地”;加強對信用管理人員、信用從業人員的業務培訓和繼續教育,培養具有理論素養和實踐經驗的信用管理師、信用分析師;積極引進信用管理高級人才,加強與信用建設發達地區的交流合作。



(原標題:(市長談信用)成都:打造誠信品牌 塑造城市精神)

中國信託信貸利率

本文來源:新華社新媒體專線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2246124D9E712411
arrow
arrow

    iua760ey4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